活動報導 | 通識核心課程 於 2012-02-22 發表

通識課程學術講座:媒體、教育與市場對抗道德恐慌的策略

活動報導

講者:台灣大學哲學系苑舉正教授

演講內容概述:

  

  東海大學公民素養陶塑計畫於101年2月29日舉辦「通識課程學術講座」之專題演講,邀請台灣大學哲學系苑舉正教授講授「媒體、教育與市場—對抗道德恐慌的策略」。

  媒體與倫理、民主、科學、美學並稱為五大公民所應具備的素養,既是培養常識的重要的管道,卻也是最受爭議的一項。對大學生而言,究竟媒體、教育和市場三者之間存在著甚麼樣的關係,又應該如何正確地看待這個議題呢?苑舉正教授指出,媒體、教育和市場在一生當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人生歷程當中發揮作用,我們以媒體作為收集資訊、獲得生活常識的管道;教育培養我們的內在、創造優秀的外在條件,預定了我們未來的發展;而市場則決定、評估、總結了我們一生的價值。

  公民意識在台灣屬於突進式的發展,民主環境推動了教育問題,例如擴張高等教育、推動通識課程。現今的大學通識課囊括了公民素養這項任務,但也因為教育系統的轉型過程,存在兩種不同形式的理念。一為歐陸式的系統,認為教育是為了富國強兵、沿襲傳統、更是畢業以後填飽肚子的執照;二為美式系統,以訓練世界公民作為教育的目的。台灣當今的教育方式屬於後者,課程設計不一定跟往後的工作有關,但培養公民未來所應具備的人文精神素養,由自己賦予人生價值,乃是教育重點所在。

  希望大學生能透過教育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為通識教育的基本訴求,對公共議題提供一般性的思考原則,例如政治追求民主、社會追求平等、經濟追求自由、文化追求多元等等。這些原則看似簡單,卻隱藏著道德問題,台灣媒體最大的問題便是利用群眾心理,刻意地扭曲事實,無奈觀眾判斷是非的能力不佳,無法清楚辨識媒體造成的問題。為何會如此?這與東方教育普遍對學生的要求,關係極深。

  苑舉正教授認為,忽略說話能力的培訓是我國教育的致命傷,學生往往喪失了重要的發問能力。西方教育則不然,從表達、寫作、說話,無一不自小培育,在思想史方面還可追朔回蘇格拉底、亞理斯多德等哲人的思考開始。語言邏輯存在於對話、討論當中,道德不應先於邏輯,或論述的合理與否來判斷是非。一個用想的觀念,與一個用說的觀念,在理解上會有相當程度的不同。語言一但使用,會限制意義,這說明了人在說話時傾向於自以為已經理解,錯誤地說出心裡所想的答案。而這種想與說的矛盾,正是媒體操縱群眾心理的手法。公民第一個應該培養的能力,便是有效地質疑對方所說的話。

  名嘴、脫口秀、綜藝化,活躍於媒體中,更取代了一般人擁有的政治權力。媒體大鳴大放的現象,雖然顯示了一個民主環境的確立,卻孳生了問題,必須藉著提升民主素養,才能解決亂象。台灣的教育環境不鼓勵學生說話,造成許多人不懂得有條理地表達、評論、批判問題。媒體利用教育所忽略的缺口,操作左派感性和右派理性、依附權威、編織神話,大量製造可供嘗鮮的、引起刺激的、能引發好奇心並另人能夠簡單想像的新聞。

  因此,發問的能力對突破媒體亂像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身為公民,除了懂得質疑、提問,更應該具備全套的思考配備:說理的能力、開發理念的能力以及實現人生目的的能力。媒體和人生有關嗎?答案當然是相關的,培養獨立思考的人格,面對不斷變動、資訊龐雜的世界,人生才有美好品質的可能。 

 

演講後的問答:

Q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念,那麼應該為媒體做些甚麼?

講者答覆:如果每個人都有發問的能力,那媒體就禁不起質疑了。媒體擁有第四權(The Fourth Power),不需要負政治責任,講完話就可以走了,這樣一來誰來監督媒體?只有公民。至於節目上的名嘴,不管左派右派,都是魁儡,在真正的問題上並不重要。 

 

Q2.一般人就是喜歡聽腥羶色的八卦新聞,媒體職業道德到底該如何建立?

講者答覆:媒體怕提出哲學問題,因為它沒有能力能解決。要大家收看自家的新聞,只好從國外進口資訊,或靠操作群眾的感性理性來指導觀眾閱讀新聞,要不然就是知道一般人「沉默是金」--不會反駁。最重要的地方還是去披露媒體之本質,得知是否在操弄假道學。

Q3.以什麼方法檢視媒體的真實性?

講者答覆:最好的方式是以衝突的言論質疑對方。

Q4.一般民眾都渴望從媒體得到新資訊,可是又無法檢視真偽,該如何做才好?

講者答覆:提升知識、外文的能力,多方涉獵,讓資料能交叉檢驗。進行公民培養的過程並不容易,也不能光靠速成,這是一個學習者的責任,也可以說是一個學習者的天職。

Q5.公憤之於閱聽人,這問題該怎麼解決?媒體和公民素養之間,是「媒體的公民素養」還是「公民的媒體素養」呢?

講者答覆:任何一項權力都要靠群體來維護,任何問題發生,就該適當發動公民力量來抵制。至於是「媒體的公民素養」還是「公民的媒體素養」,這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Q6.如何培養批判的能力?

講者答覆:不要太過相信媒體,也不要大過相信教育,甚至不要太過相信我今天說的話!


◎教材:   演講簡報


◎ 活動照片

苑舉正老師生動的演講 潘兆民老師、苑舉正老師課後合影
問答時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