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 通識核心課程 於 2012-05-17 發表

通識課程學術講座:閱聽人的認知基模與刻板印象

活動報導

◎講者:國立台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李紋霞兼任助理教授

◎演講概述

  東海大學公民陶塑計畫於101年5月23日舉辦「通識課程學術講座:媒體素養與公民意識」專題演講,邀請國立台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李紋霞助理教授講授「閱聽人的認知基模與刻板印象」。

  認知基模(scheme)的定義,簡單地來說,是將資訊整理過後重新組織,是用來處理資訊的方法原則。大腦認知為一主觀過程,自外習得的每一知識、資訊會不斷累積,並且變得愈來愈複雜,在大腦內形成一套有系統的認知結構。為了處裡龐大的資訊,大腦會採取較為便捷的處理方式,縮節整合訊息的程序,利用五官存取直觀、最會被注意到的訊息,其後再將新的訊息參照過去的記憶,進行資訊過濾、分類辨識的工作。經歷選擇過後,最後再將訊息分別置入短期記憶庫或長期記憶庫內,並在往後的日常環境中不斷地使用、複習它。因此,認知基模的功能是幫助大腦有效率、經濟地處理大量而龐雜的生活訊息。

  基模的種類一共有四種,第一為自我基模,是對自己本身所處的位置之認知;第二為個人基模,是將人與人互動的經驗,事後將之推論,並歸納分類的過程;第三為角色基模,是社會對特定角色所認定的知識結構;最後為事件基模,主要指特定的社會文化脈絡(context)下,其成員所預期的規範。基模雖會在生活中不斷地累積,但也會遭遇衝擊,或做出修正,例如廣告之於閱聽人,閱聽人身為廣告訊息的接收者,卻不見得都處於被動的姿態。部分閱聽人雖然還是會選擇完全接受,但這是由於以往記憶、經驗給予了一套判定資訊價值的方法,讓閱聽人依循這套方式,產生優勢解讀的掌握力。但有些時候,一則廣告訊息量太過龐大,某些閱聽人僅僅部分接受,會對廣告內容作出協商式的解讀。更有閱聽人會排斥廣告,作出批判,採取對立解讀的立場,提出不認同的理由。廣告的訴求單一、為求一目了然,通常不會挑戰大眾共有的認知基模,例如男女性的沐浴乳廣告,均加重了性別刻板印象,女性強調陰性氣質,男性反之。

  人們常常會聽說,新聞是一面鏡子,可以反應真實。閱聽人在觀看新聞的過程當中,常會受媒體再現的影響,干擾自己去正確認識發生在社會中的真實情況,卻不自知。但新聞如果是一面鏡子,也無法百分之百報導所有社會上發生的事,甚至經歷一連串的報導後,扭曲事實,讓鏡子變成凹凸鏡。雖然媒體可能呈現了一種真實(reality),但從中選擇了任一角度來做新聞,難道完全不會產生偏頗、不會遭到扭曲?閱聽人必然有所警覺,遭大肆報導的新聞不一定就是實際發生的狀況,而沒有報導出來的事件也不代表不存在。閱聽人應能進一步去認識到,新聞框架框限了事實、預定了故事,經由記者決定、選擇和重組事實中的元素,強化複雜事件中的特定議題,並採用特定角度作解讀。在議題設定的過程中,新聞記者的認知基模影響了報導的客觀性,他們可能採用以往的生活經驗或職業立場來設定新聞的報導價值,於是,沒有經過反思、刻意迎合大眾期待,一則新聞很容易就產生了偏見,閱聽人接收到這樣的新聞,更反覆加強了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危險之處在於,這是一種固定、僵硬的看法,以社會角色來說,經常對角色認知做出一套概括性的意義,並以語言等標記模式來命名某類角色或某個群體。刻板印象對社會的影響十分深刻,大眾不僅經常在作區辨、標籤化某些對象,產生種種特別的印象連結,區分「我」與「他」的不同,甚至經常引發一連串刻板化反應和歧視的行動,這都是產生社會不平等的原因。如新聞媒體,刻板印象經常在報導少數、特別的群體時發揮作用,例如同志、原住民,由於少數群體的刻板印象可產生極度劇烈的新聞性,使得大眾容易透過媒體不斷地灌輸相關認知,逐漸對弱勢群體累積負面印象。另外,戲劇和電影也容易產生刻板印象,將社會中特定群體的特徵差異性、誇張化,這都可能會引起歧視、偏見,更嚴重者便是我族中心主義。

  主流媒體套用社會既存框架去檢視該族群的簡便做法、新聞綜藝節目戲劇直接套用刻板印象,隱藏了意識形態的優位意識,文化優勢者塑造他者的刻板印象、閱聽人在解讀新聞時沒有認知基模上的衝突,容易將全部的資訊同化,因此無法建立新的基模發展,只能拒絕陌生的資訊,只看與自己想法相同的資訊。然而,該如何能降低刻板印象的發生?可從多元接收開始,建立自己的觀點,避免被別人影響做起,勤於比較資訊,廣納電視新聞以外的知識媒介,養成善於判斷新聞用字的閱聽習慣,例如新聞愛好使用大量的形容詞和副詞做出聳動的標題,閱聽人必須能夠警覺,加以解讀。
最後講者鼓勵學生,建立懷疑反思的習慣,培養多元文化的精神,接觸、了解少數族群,減少對媒體的依賴,勇於挑戰自己的認知基模,成為優良的閱聽人。

演講後問答:

提問:基模是一套可以快速處理訊息的方式,但基模也很容易去顛覆,要如何平衡這樣的差異呢?

回覆:是接觸和一般認知不相同的調適,該怎麼去調適的問題嗎?我的建議是不要一元性的接收訊息。我們太習慣有一套固定的方式去挑選周遭的訊息,常對陌生的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很有可能和我們自己的利益有關,因為對自己衝擊太大了,就不願去接受;因為和我們的價值觀不同,就聽不下、看不下。所以不要只從單一個來源接受訊息,因為這樣會不斷被同化,我們經常很懶、很享受原本的平衡,所以反思才很困難,一但想去批判就完全不知道該怎麼作、也不會去問問題。我們應該要常把自己放在不自在的狀況,看很多版本的報紙,接受不同perspective的角力,自己也要另外去培養邏輯和客觀性思考精神、培養資訊解讀的能力,要open mind,或去了解媒體操作的議題,知道媒體提出報導會基於哪些因素。


◎ 活動照片: 

李紋霞老師講座實況  課堂互動成果
學生提問
學生分享心得 會後潘兆民老師、李紋霞老師合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