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 通識核心課程 於 2012-03-29 發表

通識課程學術講座:傳播與媒體的政治經濟學 -透視台灣傳媒問題的一把鑰匙

活動報導

◎講者: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魏玓副教授

◎演講內容概述:

  東海大學公民素養陶塑計畫於101年4月11日舉辦「通識課程學術講座:媒體素養與公民意識」專題演講,邀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魏玓講授「傳播和媒體的政治經濟學:透視台灣傳媒問題一把鑰匙」。

  傳播、新聞界的素質非常低落、不甚良好,這是每個閱聽人面對台灣媒體文化時常常掛在嘴邊的批評,是的,電視節目的確必須改善它們的品質,但是觀眾就只能關掉遙控器,咒罵了事就算了嗎?魏玓老師於演講開場時指出,抱怨媒體素質低落是一件太簡單就能夠做到的事,既然媒體亂象作為一個現象,我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就必須謹慎地看待之,視媒體問題為重要的社會議題,並嘗試著思考、檢視現象背後的答案。

  電視媒體應該怎麼報導一則新聞,社會中主要可分成兩派意見,一派是商業掛帥,例如《蘋果日報》的主編黎智英所主張的,另一種則是學院派的專業要求,認為媒體需要具備客觀的判斷能力。然而,台灣媒體到底出現哪些值得檢討的現象,而這些現象又宣稱了哪一方的勝利呢?魏玓老師認為,照目前看來也許是前者,但商業考量不代表學者的看法是錯誤的,他就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分別闡述了媒體行業裡的結構性問題

  第一,新聞的娛樂化。從數年前某則鬼屋新聞報導裡,插入了恐怖片才會出現的驚悚音效、記者瞪大眼睛的特寫表情、花俏搖晃的攝影角度,宛如是在綜藝節目的拍攝現場,這一切皆不盡符合學術界對新聞學編採的要求。魏玓老師認為,所謂的傳播在這裡可以容許很大的討論空間,媒體可以不用全都播放著太過嚴肅、深度太高的資訊,但縱使如此,像是氣象新聞這一類的專業要聞並非屬於娛樂性質的訊息,記者報導時必須盡量秉持客觀精神,陳述事實。

  第二,新聞的瑣碎化。如果將電視台統計前十五名的新聞條目攤出來比較,可發現收視率最高的條目全部都是關於生活鎖事的新聞,而不屬於國際、政治、經濟等新聞,也和第一項均為新聞去專業化的問題。

  第三,置入性行銷。尤指政府花費一百萬買廣告、報導政績一事,政府採用迂迴的方式告訴民眾訊息,又不積極開通出自己的媒體管道;另一方面,媒體不主動報導政治新聞,以錢為重,不採社會議題的角度來判斷一則新聞是否具重要性,也沒有相關法律可禁止此政府-媒體之間的交易現象。李惠仁追蹤並拍攝禽流感事件,揭發了農委會向民眾隱瞞事實真相,反證了有心的媒體人離開媒體界、遠離媒體界提供的資源,才能真正有效率地報導出重要新聞,這不僅表示媒體界的反常特質,也說明政府和媒體連成一氣,大大削弱兩者資訊傳播的公信力。

  此外另有一些新聞以外的媒體現象,如:政論節目、電影台、談話性綜藝節目的興起、連續劇動則拍攝上百集等等。政論節目的交點集中於民生時事,看似討論得頭頭是道,但節目中的舉證往往缺乏有效的數據、可靠的消息來源,來賓同質性太高,缺乏多元辯證,觀眾甚至輕易便可質疑,或無從推斷真假。電影台重複播放電影則為了節省成本,談話性綜藝節目的興起也與成本低廉有關。而上百集的連續劇,不論劇本、剪接均品質低落,觀眾看得似乎不再是戲劇。

  綜合以上現象,是否要開始歸咎是誰的責任?首先,是喜歡在災難現場詢問受害者「黑色笑話」的新聞記者嗎?台灣駐外新聞記者屈指可數,不論政治、花邊新聞都由同一人採訪,更是挑戰記者專業的一大問題。

  但記者的工作狀況其實十分嚴苛,一天十到十二的工作時,遇到颱風,還得親身下場證明水積得多深、風吹得多大,記者自己不能決定不能去做。所以站在新聞記者背後,決定他們該如何做事的主管必須負責?答案是:不見得,還有收視率的問題。收視率的高低掐住了這些新聞主管的脖子,由於台灣電視頻道數量過多,競爭激烈,利益稀釋之下,他們只好採取其他考量,例如賣廣告,而劣質的節目之所以還存在,便是計算所有廣告時段的分配,讓高收視率的節目和低收視率的相互搭售、連買聯賣。這一切藏在整個媒體環境裡的操作,一般觀眾根本無法靠著收起遙控器、拒絕收看來完全抵制,電視台只要求收視率達成的瞬間,是一種短暫直接的東西,廣告賣出去,交易行為完成,賺飽荷包便達成他們的目的。

  既然提到收視率,難道會是觀眾的錯?例如觀眾不愛看國外新聞,喜歡其它的花花草草,例如美食、民生娛樂新聞,形成一股「逛」的電視文化。然而,電視節目握有篩選資訊的能力,只由於報酬過少、政府放任,不願花力氣去幫助民眾醞釀認知門檻、建立脈絡,於是毫無判斷力的閱聽人靠著成本低廉、容易掌握、大量充斥的垃圾訊息給餵養,這麼地形成了。

  回到今天演講的主要提問,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媒體環境?魏玓老師的看法是,台灣媒體的主管已習慣用生意人的邏輯思考,任何產業必然會有成本考量,但成本不僅僅是他們自身公司利益的考量,作為媒體,當然另外還得擔負公共的、社會成本的部分,但顯然地,媒體界不想有效地去利用他們的優勢,本身也沒有適當的環境提供給想負責任的媒體。想改善的話,往優良的投資的環境嘗試著營造,成立基金(fund),以便達到平衡媒體生態的目的,應該會是個不錯的起步。

演講後的問答:

Q1:媒體、政治和經濟結構之間的關係到底是怎麼樣呢?台灣當前的媒體結構模式有改變的可能嗎?後果誰來買單?

講者回覆:媒體當然知道這些東西都是不一樣,但他們對編排新聞有一套邏輯和方法,太擔心收視率的問題,所以變成媒體亂象的一部分原因。是觀眾的問題還是媒體的問題?這是一個循環、環境的問題。我個人覺得是媒體問題比較大,畢竟決定的是他們,要去改變的確很困難,但台灣根本沒有政策規劃跟遠景,幾乎沒有。其中一個做法就是讓商業媒體負責任,增加公共性,不同想法邏輯的媒體互相競爭比較。至於第一個問題比較學術,政治經濟學不是簡單分開政治和經濟 談的,今天的問題基本上是經濟問題,但裏頭也有政治的意義,例如當初台灣政府只想趕快開放媒體,沒有好好管制、立法。

Q2:最近蔡衍明不斷收購電視台,帶來的影響可能?想到的有兩個面向,一個是現象愈嚴重,另一個是重整媒體環境。

講者回覆:謝謝,很好的問題。蔡衍明的說法聽起來冠冕堂皇,但背後還有其他政治性、置入性的問題、違反媒體的角色問題。重點並不是誰來說、來主張,更不是媒體作大或作小,雖然事實上我們應該歡迎大。國內這方面的結構非常差,國際性實力也不太行,他可能會以這當理由,從某個角度看很合理,但如果他真正的目的不好的話,對媒體環境也不會有幫助,像英國BBC,非常大、堅強的媒體,就沒被說是怪獸。重點是蔡衍明他的確有責任、有想法,那我們當然要歡迎,不用每天靠吃齋唸佛才能做新聞。


◎ 活動照片:

潘兆民老師開場 魏玓老師演講情形
潘兆民老師、魏玓老師會後合影 魏玓老師會後與學生互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