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 通識核心課程 於 2012-03-29 發表

「四民皆士」願景的實現?近代中國大學教育的專門化、職業化與普及化

活動報導

「當代教育議題:中國知識人的大學論」專題演講

 

◎主題:「四民皆士」願景的實現?近代中國大學教育的專門化、職業化與普及化

◎講者:孫慧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演講概述:

  「大學」是什麼?「大學教育」的目的與功能是什麼?大學應該是研究高深學問的殿堂還是就業輔導所?大學與社會的關係?為什麼要讀大學?

  在現今大學錄取率極高的時代,這些問題看似離我們既接近又遙遠、既崇高又現實。既然「大學」是晚清以降歷經西學東漸所建立的現代學術機構,所有問題的癥結最終還是必須「追本溯源」,一一釐清。

  講者指出,在傳統中國,「士」作為四民之首,作為社會中極少數的知識精英,享有的是一種含有特殊優待(稅務、勞役)與受人尊敬的「社會身分」。晚清以後因為列強的逼近,在「救亡圖存」的迫切心態下,「啟蒙」成為救國的方針,「四民皆士」的理想被提出。

  另一方面,新式教育體制也逐漸形成。為因應現代大學體制內容的需求,中國傳統的知識一方面面臨重新結構與編排的命運、更須回應與適應來勢洶洶的「西學」。經過掙扎和磨合,最終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大學—「分科分系」的型態,此為大學的「專門化」。

  但不同於過去科舉「學優則仕」的階梯,接受現代「大學」教育的學生,畢業後卻不再有職業的保證。「學歷」與「科第」間不再直達。卻出現一個有趣現象,1910-1920年代大學中的「法科」學生,不需經過「律師考試」,而是人人皆可為律師,一時法科學校暴增。「大學」與「職業」間,究竟該如何維持平衡?

  最後,如何實現「四民皆士」的理想?可能實現嗎?「教育普及」與「高等教育」的宗旨是否存在先天上的內在衝突?藉由上述民初大學中「法科」因「職業保證」的現實誘因下數量爆長之例,突顯出當大學的「量」增加之時如何兼顧及維持其「質」?大學教育的「普及化」問題,不論於古於今,始終難以解決,但卻是極為重要且不容忽視的。

  孫慧敏老師在演講時,一方面透過堅實的史料帶領同學進入歷史的世界,另方面卻又巧妙地穿針引線提醒我們思索現狀。在問與答中,更不吝以自身經驗為例與同學互動,生動而有趣的為我們講述今天的議題,令人印象深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