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 社會參與之學習 於 2011-12-05 發表

公民文化教師「社會參與學習」共學工作坊

活動報導

  100學年度第2學期公民文化課程將依照新制課綱進行教學,課程內容敬請各位老師按照課程綱要,根據學生學習情況斟酌調整,並於課程大綱具體呈現。

  另外,根據新制課綱公民文化也將增加「社會參與學習」,由衷敬請各位老師按照學生學習情況,強化學生的社會參與學習能力。

  為了協助各位老師順利進行社會參與學習的教學,公民文化課程委員會特別成立公民文化教師「社會參與學習」共學工作坊,由衷敬請各位老師踴躍出席,一起共學,以身作則,創造公民共學參與精神。議程如下,敬請參考。

時間 內 容 講 員
08:30
09:00
1.新制公民文化課程名
2.學生學習成效的課程大綱設計
王崇名
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09:00
10:30
演講:我的社會參與學習歷程 人間工作坊
10:30
10:45
休 息  
10:45
12:00
共學工作坊,共五組,擇一參與
1. 希望小學的社會參與學習
2. 國際社會參與學習
3. 校園交通問題的社會參與學習
4. 校園空間的社會參與學習
5. 小小博雅社會參與學習
6. 工作營與彰化大城鄉的社會參與
陳世佳 教育研究所所長暨副學務長
黃淑燕 日文系老師
郭奇正 建築系老師
彭康健 建築系老師
伊志宗 景觀系老師
林惠真 生科系老師暨勞作教育指導長
12:00
13:00
午餐暨綜合座談 王崇名
通識教中心主任

活動內容:

 

東海大學公民素養陶塑計畫於101年2月15日舉辦「公民文化教師『社會參與學習』共學工作坊」,由通識中心王崇名主任主持,邀請本校陳世佳老師、黃淑燕老師、郭奇正老師、彭康健老師、伊志宗老師一起分享社會參與學習的教學經驗,並邀請人間工作坊的同學分享社會參與的學習歷程。

會議伊始,由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王崇名老師報告「新制公民文化課程大綱」,為配合全球與台灣社會的發展與變遷,通識課程於2010年4月22日舉行公民文化課程改進會議,更新共同課綱議題。並已將「社會參與學習」融入課綱中。

緊接著,由人間工作坊的林泰瑋同學報告發起「2011東海反臭氣運動」的活動始末,除了介紹臭氣汙染的發生原因,以及人間工作坊的具體行動,最為重要的就是100年12月23日的反臭氣大遊行:由東海路思義教堂步行至工業區服務中心、世佑壁紙,參與者近400位,包括學生、老師與居民。校方高層也參與其中,包括總務長、學務長、教務長。該次遊行各大主流媒體皆前來報導,有效達到媒體(民視、公視、yahoo首頁等)曝光率,成功的將對工業局與廠商的壓力推至最高點。

教育研究所所長暨副學務長陳世佳老師則以「希望小學的社會參與學習」主題,介紹永齡希望小學的成立被與願景及執行概況。目前永齡希望小學東海分校大力拓展東海社區服務,從東海的勞作教育擴及瑞豐國小等鄰近小學,並由博雅書院伊志宗導師帶領博雅書院的學生擔任志工等。但目前仍遇到一些困境,包括人力不足、素質不齊、時間相異等問題。未來希望加強與家長聯繫,並結合社區資源與教會配合。

日文系黃淑燕老師則分享「國際社會參與學習」之經驗。黃老師打破一般人對於語言學習和社會參與無關的刻板印象,認為日文系更應該要社會參與學習,因為學語言要溝通、交流,但溝通不能只通過語言,還要通過身體的感受。黃老師更表示語言是個盒子,要裝東西­便是國際社會參與服務。

緊接著,由建築系彭康健老師從「校園空間的社會參與學習:用藝術顛覆世界」,分享兩個親身參與的案例:(1)擦掉台中東海湖空間再造,提出「修復」而非拋棄;使用「減法藝術」,把多餘人工的東西拆掉,「少點人工,多點自然」。以此理念做為基礎,重建東海湖。在後續的追中,發現東海湖的生物總類變多了,可見此一活動是成功的。(2)夢谷啼鳴鳥─東海生態藝術步道,企圖以美學的角度把人與人連接起來,修復都市的斷裂、反省介入、連接藝術,此一活動尚在進行中,歡迎大家的加入,並期待步道完成後帶來的正向改變。

景觀系伊志宗老師則分享「小小博雅社會參與學習:『社會實踐──與萬物為善』」的經驗。伊老師指出小小博雅是一個學習型組織,學生在其中不斷地「練功」,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學習之輪。

 最後,由建築系郭奇正老師分享帶領學生進行「校園交通問題的社會參與學習:外圍牆事件」專案的經驗。校園的爭議,如相思林事件、大石頭事件、外圍牆事件等,學生與校方多半處在對立的立場。郭老師則反思自身專業的身分可以在對立之中扮演什麼角色,以幫助學生爭取權益,於是開始以Facebook作為溝通的平台,藉此引導學生,並與之互動。

這次的共學工作坊由各位老師輪番上陣分享帶領社會參與的親身經驗,內容十分豐富和生動,激起許多的討論,是一次很好的分享和共學經驗,一同創造公民共學參與精神。只可惜活動時間太短,仍有些意猶未盡。


◎ 活動照片: 

活動實況 黃淑燕老師經驗分享
彭康見老師經驗分享 伊志宗老師經驗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