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 核心素養融入專業課程 於 2015-01-19 發表

臺灣大葉種紅茶的認識

活動報導

臺灣紅茶自日治時期發展至今,舉世聞名,然而仍然不被大多數人認識,希冀邀請茶改場製茶專家讓學子們認識臺灣的紅茶,其由來與製茶過程。

 

行政院農委會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製茶股助理研究員蔡政信,以二個小時時間,娓娓道來臺灣紅茶的由來,學子們訝異地說,現在對臺灣紅茶更有興趣了,原來我們臺灣的紅茶這麼棒。

 

蔡研究員述說著臺灣紅茶大起落三回的故事。演講大綱包括臺灣紅茶的由來茶樹的認識、紅茶的製造、紅茶工廠的介紹、紅茶的分級與品評茶的化學成分與保健的功能。他指出,臺灣紅茶種植與製作自日治時期開始開展,魚池鄉仍保存著日治昭和13年(1938)興建的紅茶試驗支所(現臺灣茶葉改良場魚池分場),也是大葉種紅茶研究中心,也是至今仍然在製茶的罕見場域。其精細的建築規劃與建材與製茶過程與細節息息相關。至於大葉種紅茶的研發更是研究中心的優良傳統,臺茶十八號(紅玉)的研發成功是百多人歷任研究人員的心血,目前又有新品種的養成,其特殊風味何在。

 

臺灣適宜種植大葉紅茶的原因包括: 北迴歸線附近,日照充足、臨近中央山脈、夏季西南氣流帶來中南部山區午後雷陣雨,白天大太陽,下午下大雨,雨量及陽光充足,給予大葉種紅茶最佳的生長環境,如何分辨大葉種與小葉種紅茶?如何修剪茶樹? 如何焙茶? 製茶場內的動線不能重複等種種精彩細節,紅茶分級的英文代號為何,令學子們收獲良多,深入認識了我們臺灣的紅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