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 核心素養融入專業課程 於 2015-01-07 發表

真實還是謊言——盧梭《懺悔錄》講讀中所面對的若干問題

活動報導

本次專題演講分成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由洪濤教授主講,第二階段再開放同學自由提問、討論。在第一階段時,洪濤教授先透過保羅約翰遜《所謂的知識分子》以及先前開授盧梭專題課程的經驗,帶出一些對於盧梭之人格、生前事蹟的常見批評,藉此點題與叩問:《懺悔錄》作為一個自我告白、懺悔的文本,其文本與作者自身所開展出的真實與謊言問題。首先,洪濤教授從西方「懺悔錄」的思想與書寫傳統來切入,比較蘇格拉底(申辯篇)、奧古斯丁等人的不同形式。而後,洪濤教授依序探討《懺悔錄》的「對象」、「真假」問題:就對象而言,盧梭《懺悔錄》面對的不是「神」,而是「公眾」(蘇格拉底的傳統),他向公眾告白並邀請他們來審判自己,反之,他也藉此來對公眾有所嘲諷、喚醒、促其反思。就真、假問題而言,他在第三章之前提出三個主要懺悔:(1)信仰不堅定,時常改宗;(2)偷竊,而且誣陷無辜者;(3)在朋友面臨危難時逃走。一般認為盧梭提出的這三個懺悔誠意不足,不過,洪濤教授認為盧梭的懺悔不需要面對假話的指責,再者,盧梭也透過對於記憶之可靠性的分析,來反思真假問題的客觀條件:(1)準確性:除非有紀錄(材料),不然記憶不可能準確;(2)詳盡詳實:記憶中細節的填補往往需要依靠想像力。換言之,對盧梭而言,真假問題是其反省課題,但卻不是審判其懺悔錄的關鍵判準。承此,結語時,洪濤教授主張,真假問題不是作者的目的與義務,而是讀者要自行探索與判斷的課題。

  在第二階段時,參與者們依序提出幾個問題來分享與討論,氣氛較為融洽、輕鬆,有些針對《懺悔錄》進行提問,有些則將盧梭及其作品擺置在社會脈絡下來檢視,可以凸顯出「西方思想與文明」課程之思想和文明這兩個主題。以下以Q&A形式來簡要呈現:

Q1:以盧梭的《懺悔錄》、卡夫卡的《審判》和《異鄉人》為例,德希達在《文學行動》中提及「想像的作者」,如果我們只能在封閉主體的狀況下進行意義的探求,就此而言,審判還有可能嗎?有必要嗎?

A1:這是個很有趣的延伸與舉例。不過,卡夫卡的世界已跟盧梭有點不同了。卡夫卡可能更根本地挑戰誰是探索者與審判者、誰是被探索者與審判者。

Q2:相較於其他啟蒙思想家,盧梭的生命經驗似乎比較悲慘、破碎。請問思想家的人生經驗,是否有助於形塑其思想?

A2:首先,思想家的人生並不總是破碎的,很多時候,一般人的生命過程可能遭遇更多苦難。其次,破碎與否也不必然影響思想的形成。再者,這也涉及哪些人掌握了發言權。

Q3:懺悔錄與自傳、回憶錄有何不同?

A3:歐洲17-18世紀,自傳文體突然變得風行,可能有其獨特的社會脈絡。有人質疑這是一種自我暴露的慾望。此外,盧梭可能暗示當時的政治環境正在發生變化(政治和社會控制的強化及其在各領域的穿透),並影響了相應的個體自我意識形成,個體越來越被迫孤立。個體權利之保護也變得重要。

Q4:一般常用盧梭將自己的小孩送到孤兒院的事例,來對照其《愛彌兒》書中大談教育理念的堂皇與虛偽,請問洪濤教授對此有何看法?

A4:可從四個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1)盧梭真的有五個孩子嗎?(2)盧梭的孩子可能是私生子,而當時對私生子的做法大多是送到孤兒院。(3)盧梭相較於同時期的其他人,未必更值得非難。(4)保羅約翰遜的做法是一種後現代式解構,他用顯微鏡來觀看,並解構之,瓦解神聖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