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 生活學習圈 於 2014-07-31 發表

人文三缺一: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活動報導

【活動摘要】

從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進入,談論建築重視的空間關係。凌天老師和林蔚老師分別用不同的作品、不同國家對於建築的想法,帶給我們豐富的想像。林蔚老師的從陰翳來看建築的暗,給我們另一角度的思考。空間中,重點反而不放在光線與明亮,而是強調暗的效果與那種暗帶來的特別感受,往往能體會比光亮更多。

除了建築空間上的基本認識,還討論到各國民眾對於建築的處理的使用。例如巴黎,巴黎市民會願意住在擁有百年歷史的房屋中,較老舊的房子雖然會帶來一些不便,但他們會以住在這種房子為榮。反觀台灣,台灣是一個強調便利的國家。或許可以說是民族性,深深影響我們的食衣住行,端看房子車庫的設計,往往我們考慮的重點是方不方便而非外表好不好看。在對於建築的外表,老師們也提到這美與醜之間的標準,用何種尺度去衡量這美與醜,是每個人有所不同的,讓我們了解這美醜背後的潛在觀點。

討論中提到宗教建築與其它建築的不同。提出了過去許多宗教建築不把重點放在建築師上面,而是強調建築給信徒的感受,一方面也壓制建築師的個人創造。現在許多建築皆強調由何為知名建築師製造,建築的義意加入許多建築師的個人想法,如同設計商品般,作為眾位建築師的代表作品。亦對台灣建築,提出了更多的解釋與背後的原因。如殖民化的影響,追求快速的民族性。有趣的提出都一個建築存在一百年後,他就會變成一種經典。讓我們再重新檢視過去不入眼的特殊建築,並對此有更多的接受。

這場人文三缺一雖然以建築為主軸,但談論的層面包括宗教、歷史與民族性等。讓我們了解各國家建築形成的背後,必有其種種原因影響。不僅更了解建築師的角色定位,也對建築有更多不同的想法。短短的三小時,受益頗多。同學、老師的發問與回答也解答許多我們對目前建築界的偏見或不解。未來在尋找房子時,因此次的參與會有更多的想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