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 通識核心課程 於 2013-11-19 發表

「路思義教堂建築講談」:東海大學校園導覽(一)

活動報導

【活動摘要】

  東海大學共同學科暨通識教育中心於102年10月25日舉辦「路思義教堂建築講談」課程演講,邀請總務處的張志遠先生與羅時瑋老師講授「東海大學校園導覽(一)」。

  本日的校園導覽由張志遠先生負責,任職於行政單位的張先生偶然發現了校園建設過程間所拍攝的照片,並將這些資料彙整起來,基於對這些珍貴資料的關注和了解,也讓他成為最適合的校園導覽人員。張先生懷抱著使命感,希望能將東海的故事變成好看好聽的故事,攤開遙遠的歷史,帶出一股張力,讓同學們能看見東海校園的好以及優美之處。

  走出教堂前,張志遠先生先簡介了東海校園的基本環境。在路思義教堂這裡,特色是多元容納,親近性強,薄殼外觀,造形奇特,即使是在空曠的草地上也非常引人注目,內部結構無柱、無梁、無牆,設計上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以教堂為中心,東海整體校園的設計理念本是希望運用借景手法,將遠處的中央山脈納入視野,但由於某些校內建築坐落的位置不適當,所以不再適用。在回顧過東海校園創辦人路思義牧師以及現代建築師等人文歷史、理解這些事對興建教堂造成的影響後,張先生和羅老師引領學生至堂外,為大家講解教堂雙曲壁面的秘辛,磁磚顏色的挑選、水泥磚的灌成,都來自建築師們的美學堅持以及細密的建築學理應用。

  接著拜訪的對象是代表著東海生活、性靈和知識的文理大道,站在這條綠色隧道上的三棟建築是這次的介紹主角:校長室、文學院和理學院。靜謐的校長室,上下雙層,一樓兩側的空間留白造成奇異的漂浮效果,掛在樓梯上的十四枚校徽訴說著東海前身的十三所基督學校與東海的建成歷史,二樓到一樓的階梯以磨石子鋪造而成,而一樓門廊的窗戶也採固定的比例打造,讓視覺看起來平衡舒服,值得一提的是,校長室雖樣式古典,卻帶著不折不扣的現代建築性格。仿唐式的文學院則採用較多的中國古典建築原理,從房屋的開口位置、砌磚的比例上都可推敲出來,與校長室相同的是,即使文學院深富古意,表現性元素製作精緻,依舊不能掩蓋它是一棟現代建築的事實。至於理學院,更是如此,細節的控制、把握更呈現了另一種美學邏輯,結構率性,乾淨俐落,整間學院的底座以方形石交疊,交叉承受重量,與文學院的鵝卵石基底相比,又是兩幅可互相比對、相異其趣的風貌。

  如同前幾次上課所強調的,東海校園的外觀東方味濃厚,骨子裡其實是西方理性的現代肌理,透過實地勘查,同學們更能了解這點。最後的導覽角色來到了舊圖書館,也就是現在的行政大樓。師生們能共同看到一面面精細的鏤牆,古舊的透氣窗,以及整棟建築的正門口,原本應該在門下兩側的空地注水的地方,由於工程的疏失,只能在空地上植被青草。設計原案總是在應付現實條件後被更改和轉化,不過理念想呈現的美還是不會變的。

  最後在課程結束前,羅老師感謝張先生抽空來做介紹,校外導覽的樂趣無窮,實地觀察,走走停停,總比在教室內觀看圖片還來得意猶未盡,本次為第一次校園導覽,下一次導覽將在期中考後安排,希望同學們能藉著這種上課方式,更加理解東海校園–這座大家共同生活於其中的優美環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