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 通識核心課程 於 2013-11-18 發表

「路思義教堂建築講談」:當代台灣建築發展

活動報導

【活動摘要】

  東海大學共同學科暨通識教育中心於102年9月13日舉辦「路思義教堂建築講談」課程演講,由東海大學建築系羅時瑋教授講授「當代台灣建築發展」。

  每一所大學的建立都是從零而起,東海大學和路思義教堂更是一段無中生有的過程,師生所行經的校園土地,每一吋每一畝在以往都是一片片種著甘蔗、瓜果的田地,由於許多有心人士的用心,加上當年時代背景的特殊性,東海大學得以在這塊臨山的紅土地上扶搖直起,堪稱台灣建築經典之作的路思義教堂也座落此處,陪同世世代代的殷殷學子度過了五十年的歲月。適逢教堂誕辰五十週年紀念,除了系列活動外,並於102學年下學期特別開設了這門人文通識領域課程–「路思義教堂建築講談」,希望能使修課同學更加認識學校本身;學校不僅是一棟棟遮風避雨的功能性建築物,每一位學生的進學過程更一點一滴的構築著這座學園的故事,如今便富含著半世紀的生命能量。

  負責這堂課的建築系教授羅時瑋老師將邀請來自校內校外的學者專家蒞校進行演講,課程內容總共包括三部分。第一,從建築專業來看路思義教堂的意義。作為一幢世界經典建築,路思義教堂特色鮮明,大膽創新,台灣戰後的建築在概念上一直都有不夠創新的缺點,但這座教堂具備著少有的劃時代、獨特性的概念。羅教授說明,所謂的特色不是故意要跟別人不同,而是結構上、在美學上都運用了獨一無二、嶄新的理念。第二,關於路思義教堂的使用狀況,邀請歷年來使用過教堂的專業人士,如周聯華牧師和音樂系指揮家鐘安妮老師等。第三部分則是認識和路思義教堂同一時期建成的其它案例,藉由介紹其他教堂來建構當時台灣建築的各種面向。

  遙想當年這片土地,原本空無一物,經由建築家之手和發起人的心,在標示著大度山一帶的圖紙上劃上一條橫線,再一條軸線,緊挨著山,讓視野也站在了山上,也讓這所大學的精神有了遠見,在一群身懷抱負的人們強烈追求之下,建築師的一筆一劃率先給了這片荒蕪大地一顆心,這顆心代表著努力、智慧和理想。1955年,田地中央開始蓋起了房子,文學院、理學院、女生宿舍是第一批東海大學的建築,用上了清水混凝土、自然沖刷而成的洗石子,建材講究,工程中的建設造價不斐。整項建築計劃以貝聿銘為主要負責人,副手陳其寬先生負責文學院、校長室、女生宿舍和銘賢堂,張肇康則負責理學院和體育館,對建築的細部處理尤其經典,是東海建築系必定觀摩的作品。由這三人一起規劃校園和教堂最終在1963年完工。

  另一方面,美國紐約聯董會本在大陸創辦十三所基督教大學,是為在中國世界興辦宗教大學的大推手。戰後國民黨撤退來台,東海大學便是聯董會在中國意義下創辦的第十四所大學,因此東海大學和中國大陸是有淵源的。而後聯合董事會面臨了財務困難,創校人路思義牧師與兒子合同解決資金問題,校園內最重要的教堂才開始動工。

  當代台灣建築發展又是另一個值得一提的背景,國民黨來台之初企圖建設一個『中國』,復古傳統和現代脈絡等兩股勢力的理念相互撞擊,這個略顯動盪的時間點便是東海創立的時期。然而,一開始台灣的建築環境並非如此,聚落式、厚重簡單的承重結構、遵從祖先建造形式的低平房則是原住民傳統建築的基本類型。後進入大航海時代,荷蘭、西班牙等西方列強的海洋活動深深影響了台灣,歐洲在東亞逐漸形成一股思想上的勢力,中國傳統建築本是二度曲面、屋簷飛揚的屋頂、橫向的樑以短柱支撐,是為閩粵移民等漢人住房的基本結構,西洋人專長於承重的磚,搭上一座拱,外形好比磚砌的立方塊再選洞挖空,一如淡水理事館的外觀。這個影響一直持續到日本殖民時期,日本戰後正處於向歐洲列強積極學習的性格,不惜強拆屋舍,大舉規劃台灣交通,促使台灣進入現代狀態,不僅如此,日本在台的建設還大大顛覆了整個中國傳統的坐向系統,更出現了具備公共性、觀賞性、可集會的空間。光復以後的台灣建築則以中正紀念堂為最佳實例,利用現代技術重新啟用了中華式的框架,占地寬廣,風格復古,被視為中國精神的延續。

  這次的課程介紹提供了一個台灣早年至今的建築歷史架構,期間約五百年的流變以及背景簡介,東海大學夾在一群復古建築潮流中間,也運用了許多現代建築技術,這在往後的課程將再進一步地詳細解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