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 通識核心課程 於 2013-11-11 發表

「路思義教堂建築講談」:早期東海大學規劃與設計

活動報導

【活動摘要】 

  東海大學共同學科暨通識教育中心於102年10月18日舉辦「路思義教堂建築講談」課程演講,邀請東海大學建築系郭文亮副教授講授「早期東海大學規劃與設計,1954~1959年」。

  東海大學的建築工程主要可分成兩大階段,第一階段便是郭教授在今天要說明的,介於1954到1959年之間的工程,確切建成年代則在1963年。認知到這樣一個處於二戰過後的特殊時空之後,還必須要注意到美國教會機構介入台灣建築的事實,以及其介入所造成的影響。在當時,鋼筋混凝土的材料運用和中國地方性的建築結構有著根本上的衝突。

  於此背景下,美國紐約的聯董會欲以興建教會學校的方式,傳達基督的精神理念,是為美國擴張主義的具體實現之一。商人、軍人和傳教士湧入了中國,來自西方世界的國家教義滲入中國社會。後來,美式博雅書院的興起,以及建設募款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得設計圖展現的美觀優先於理念,成為決策的主要理由,建築風格的論述興起也發揮了輿論的影響力,使得聯董會決定沿用中國的風格,否決了類似外來品的設計提案。

  但是,從第一座中國教堂建築--上海的聖約翰教堂可以窺知,外國人無法在短期之內徹底瞭解中式風格的內涵,設計圖總給人一股傳統中國的官府、大戶人家之感,卻並不懷疑這些舉動都是基於關懷中國、做出一個能夠幫助中國的大學才做出的介入。在梁思成等人開始發起批評聲浪,諸多意識形態的質疑紛紛發聲,聯董會最後終於還是撤出了流浪教會大學的資助,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便是他們最後決定資助的建築作品。

  於是,路思義教堂在聯董會遭遇的如是背景,意識到建築與人可能形成的疏離關係,排開了類似宮殿式的設計提案,以競圖方式吸收更多的創意,學術村落和大草坪的概念落實於文理大道、文理學院等建設,經由張肇康強化自主結構的表現、陳其寬對中國水墨藝術的重現和轉化、貝聿銘專精的虛空運用與探討,最後解決了建築精神如何在特殊脈絡中展現的難解問題。然而,這三位建築師在設計之初並不十分瞭解台灣,從一開始具備日式風味的設計圖可以發現,許多前來參與東海大學創校建築的人才其實對台灣建築現況一無所知,好在,這樣的問題終於在業主不斷地要求貼合地方特性的方案之下,還有建築師們的調適與努力,獲得了解決。

  1955年這年,東海大學第一期工程終於完成。那麼,在如此複雜的價值衝突之中,早期東海大學的建成意義究竟是什麼呢?聯董會認為:這是最後一所中國大學;但對三位建築師而言,卻是他們最初的中國建築試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