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 生活學習圈 於 2013-11-05 發表

路思義教堂五十周年 - 【半世紀的相逢】路思義教堂五十周年特展

活動報導

路思義教堂五十周年 心系列

10/19~11/24 【半世紀的相逢】路思義教堂五十周年特展

【展覽簡介】

為慶祝路思義教堂五十周年,東海大學舉辦了一系列的相關活動,並於10月19日至11月22日間,在台中秋紅谷三A House展出「【半世紀的相逢】路思義教堂五十周年特展」,邀請各界一同認識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的歷史與人文、見證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五十年的歲月與痕跡。

1963年冬,路思義教堂站在大度山的東海風上。

四片交疊的薄殼牆,見證了單純的力量;

金黃曲面斜頂,是東西此相逢的夢想;

抬頭一線天,成為東海人五十年不可錯過的仰望。

半世紀的青春奔放、夕陽星光,閃耀在層層疊疊的菱瓦玻璃上,

台中人的回憶與故事,總不離開路思義的遠眺、近臨、側影。

2013,五十歲的路思義教堂,

請您用廿歲的青春,看看曾經的夢想,

發現時光流逝之後,你我的故事仍然傳唱,上主的垂顧依舊盪存。

一步入展場,耳邊便傳來悠悠的詩歌,美麗的旋律在周圍迴盪,接著映入眼簾的是1959年,中央電影公司於東海大學拍攝的16釐米影片《今日東大》,內容包括東海大學簡介、第一屆畢業典禮實況,從影片中可以看到創校初期東海大學的校園景象、學生的生活以及芳威廉、曾約農、吳德耀…等創校初期重要人物的影像。這部影片是在1995年發現的,同時間重見天日的還有數千張東海老照片,經整理後現都收藏於東海大學圖書館。

這以愛為始的故事,相逢在半世紀的長廊,導覽人李貽峻牧師表示,半世紀的相逢中的「相逢」,除了有時間縱向延伸之意外,也包含了東西文化交會之際,所有人事物相互交錯間,發生在教堂的種種,隱含著緣份的意思。展場中亦可見到當年所使用的奉獻箱,奉獻箱上刻有菱狀花紋,是收藏在東海大學圖書館的重要文物。在奉獻箱後面,可以看到七位曾致力於東海大學教育推動工作的教士名牌,以及他們當年在東海所使用過的物件,帶領你我重新回顧當時的時空氛圍,認識與東海大學、與路思義教堂息息相關的人物們。

首先介紹的是杜力行(Eric Drewry)。杜老師自美國杜克大學法學博士畢業,師母杜愛老師則在荷蘭修得社會工作碩士學位。兩人因服務於美國南部的難民營而相識,婚後先到了中國廣州,接著便來到台灣,任教於東海大學外文系。他們堅信上帝,使他們不懼怕陌生的國度;上帝替他們開起一道道的門,他們只管踏出堅定的步伐,正因如此,走過了三十個國家,每一步都是堅定且飛揚的。儘管放棄了律師這個在美國相當優渥的工作,杜老師並不覺得可惜,反而十分寬舒暢的說:「做上帝旨意之外的工作,都是浪費。」

羅芳華(Juanelva Rose)。東海大學音樂系教師。1965年,由於教會需要28歲以下的年輕人參與海外傳教活動,但她不能肯定自己是否該捨下心愛的工作及親友,單飛至未知的遠方。經過每日的長禱,有一天開車行經教堂,她走進去並決心對牧師說Yes。然而當時正值越戰,在地圖上,台灣的地理位置斯乎與戰火近在咫尺,親友們紛紛勸她放棄,但她仍毅然決然地到來。她說:「我相信這是上帝的旨意,我曾經害怕,但我很高興我說了Yes,要不然,我將錯失美好的一切。」28歲便來到台灣的羅老師,在東海大學度過了比在德州更長的一段歲月。1971年東海大學音樂系正式成立,首屆招生二十人。羅老師說:「我很高興來到東海,因為要是沒有來,就miss掉太多太多好東西了!」會場中同時也展出了羅芳華老師的行李箱、旗袍以及用了六十餘年的錢包。

劉大衛(David Newquist)。曾任教於東海大學物理系的劉老師,是在1976年抵達台灣的,當時正適逢美國建國兩百週年。劉老師說:「我是個基督徒,人生的目的就是認識耶穌,也帶別人認識耶穌,聽說有一些國家歡迎美國人在他們的國家當老師,我便覺得對於一個基督徒而言,這是另一種分享福音、介紹耶穌的優良管道。而我又比較安靜、害羞,不太適合做教會的牧師。當時我剛拿到博士學位,正想著畢業後要做什麼,聽說了這個機會之後,便想到基督徒比美國還少的國家去,我覺得這是神要我做的事。」在台灣待了24個年頭的劉老師,於2010年返回美國,定居內布拉斯州,向當地的中國留學生傳揚福音。

練馬可(Mr.C.Thelin)。於1955年10月抵達東海大學,開始了在東海大學四十四年的歲月。練老師1933年出生於中國福州,身為傳教士第二代,他帶著愛來到台灣,成立了全台灣第一個社會系,並且創設了當年聞名全國的東海「工作營」–在那個貧乏的時代,是一群大學生到走入人群、為社區環境貢獻與付出的記號,同時也深深影響了東海文化。畢業於奧伯林學院的練馬可老師,一生堅持通才教育的理念,他說:「我這一生沒什麼驚世大作,我的大作就是我的學生。」

歐保羅(Paul Stephen Alexander)。1928年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於1958年來台,任教於東海大學生物系。歐老師對於本土鳥類的研究有著重要貢獻,1975年自南投引進赤腹松鼠更成為東海的特色之一。雖然1965年的一場意外帶走了歐老師的兩個兒子,卻也使得歐老師夫婦更加堅定了在東海的腳步。除了從事生物學的教學研究工作之外,後期更致力於家庭與夫妻成長工作,並於1986年成立東海大學幸福家庭中心。

柯斯義(Daniel Cothran)。1984年從中國大陸來到東海,科老師原本念醫,但他並不快樂,他說:「我發現我不是那麼喜歡讀醫,我到底喜歡什麼呢?是為了自己而念還是為了爸爸而念的呢?我喜歡語言,因此我決定轉系,改念語言。」柯老師心中其實有個浪漫的憧憬,他說:「我那時候計畫去歐洲當翻譯,因為可以不斷學習新東西,但是……。」話鋒一轉,「大學畢業後,上帝卻呼喚我念TESL(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之後我便到中國作傳教士、教英文。擅長英、法、德、荷、中等五國語言的柯老師說:「神創造我們,祂比任何人(包括我們自己)都了解我們。祂造我們是有計畫的,我們只有朝那方向走,才會感到真正地快樂。」

畢律斯(Elsie Priest)。畢律斯女士,一生奉獻教育,1921年至1951年任教於金陵大學,並擔任會計長一職,學校草創時期之建設、行政、教務等相關經費事務龐大繁雜,端賴畢女士縝密籌幄。1955年2月應聯董會之聘,自美來台協助創建東海大學。同年10月10日,畢女士遷入仍在工程中的東海,直到開學前一天,水電才暢通。她興奮地在家書中說到:「我告訴過你水沒問題了嗎?這真叫人大大鬆了一口氣,而且那是可愛的水。」由此可見她善良樂觀的性格,與熱愛東海的真心。1961年退休返美,結束她在華近五十年的教育生涯。1966年,美國新罕布夏州的欽城(Keene)基督教合一教會捐贈銅鐘一座,是為「畢律斯鐘樓」。

另外,展場中央設置了一間270度的模擬教堂,讓參觀民眾有機會藉由進入這個影音環繞的空間內體會教堂內的氣氛。而空間內以投影的方式播放了總長約五分鐘的影像,包含李貽峻牧師講解建築師陳其寬先生的故事、唱詩班的歌聲、以及由程德馨所攝的教堂空拍短片。

展區的後段則擺放了教堂外牆的琉璃瓦、陳其寬先生的設計圖、教堂24小時紀實等等,色彩不一、金黃色中又帶些咖啡或綠的色澤的外牆,強調了曲面的效果,更讓教堂的外觀更加優美自然。而由生科系葉人瑋同學製作的影片則記錄了一天當中教堂外的環境變化,光影、人群和雲層的移動與增減,唯一不變的只有那挺立於草地上的教堂建築。

「The chapel is not only to being seen, but also to being heard.」教堂不僅只是個建築、抑或是景點而已,更是個有故事、會說話的地方,上帝透過有形的建築,向人發出微小但堅定的呼喚。1963年教堂落成時的講台、中間的聖經浮刻都代表了上帝的聲音;教堂外牆的瓦片、六角形的奉獻箱,每每都是路思義教堂陪伴東海大學師生走過的歷史旅程。藉由與東海有密切關係的師長人物故事,這些故事與痕跡更是歷歷在目,而她不只要被看到,更需要且應該要被聽到,除了讚譽,亦包含了上帝所傳達的信息。迎來五十周年的路思義教堂,隨著時間的持續推移,故事也將繼續被編織、被傳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