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 通識核心課程 於 2013-05-24 發表

「科學素養與永續思維」:新世紀的農業思潮

活動報導

◎講者:施明哲(中央研究院農業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演講摘要:

  東海大學通識中心於102年5月23日舉辦自然素養通識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農業科技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施明哲講授「台灣農業之永續發展」。

  台灣以農立國,曾生產蔗糖、香蕉和稻米等農作物,出口外銷至世界各地,然則民以食為天,國民的食米習慣,以及農民的耕地制度,構成了台灣農業體制底下的一環。農科研究中心作為國家級的科技依循單位,發展國家政策白皮書,試圖解決當前的農業結構問題,涵括了生物分子科技專業以外,也同樣關注法制面。

  安置農民生計問題,是台灣政府的責任,在規劃農業政策的法制面上,年度預算裡調撥給農業的經費,基本上都屬於補助款,不屬於細水長流型的福利法規。政府的消極處置和草率的條例規章,導致農地被有心人士濫用,實質農民數量減少,多餘又無完善設計的補助金額造成農村內部的社會問題,優良農田不斷流失,生產環境遭受污染,台灣糧食的自給率又低,危及了整體食用品質,另外,長期的稻田休耕政策改變了土壤性質,也影響了栽培作物的生長環境。農業津貼更淪為選戰籌碼,被政治場域大舉操作,政府長期忽視農業實質上的民生效用,既不有心發展農業科學,也規定合宜的農業政策,排擠各種高效益、高收成的農科可能性。

  這是目前台灣農政大致上的弊病,從施主任區分蓬萊米與在來米的例子可得知,良好的農產品品質必須仰賴專業科技的參予,才能讓民眾吃到更好的食材,提供更多優質的農產供民眾選擇。但專業科技需要適合的社會環境支持,政府應當開發中長遠型的農業配套計畫,保留台灣優秀的世界級農業技術,擴充相關人員的選培,強化生物科技研究項目。

  糧食安全群體計畫則是一項世界性計畫,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配合各地農田開發的特性,所提出的一項控制糧食品質的策略,最終目的是為了提升人類健康,監察營養攝取的來源。不僅植物品種,連導致作物生病的病菌也是生成複雜,在各國各地肆虐的風情風貌殊異,政治決策粗率地下達處理方式,是無法完全解決農害問題的。一項計畫的前置作業類似於一道嚴謹的學術問題,最後必然要結合實務問題,方能成為一套實際可行的計畫,專業領域未必能解決農業結構問題,結構是體系性的,並且龐雜的,有政治介入,也需要農科技術協力。因此跨領域合作方案已是解決農業病徵的趨勢。


◎ 活動照片:

施明哲主任演講
學生提問 潘兆民老師與施明哲主任會後合影

 

TOP